《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号板桥,创作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扎根岩石缝隙中的坚韧翠竹。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竹子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作者自身的人格追求。
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通过诵读,学生不仅能掌握诗的基本诵读技巧,还能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即诗人借助竹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品格。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诗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难点在于理解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描绘某一事物的特点,来隐喻或象征人的品质或情感。在《竹石》中,郑燮以竹子的顽强生命力和坚韧不拔,象征自己坚贞不屈的人格特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人与竹子之间的共通之处。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幻灯片展示《竹石图》及其旁的诗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环节通过介绍“花中四君子”和“岁寒三友”,使学生认识到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为理解诗的主题铺垫。接着,解析诗题“竹石”,帮助学生明白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的是生长在艰难环境中的竹子。
在解诗题和知诗人环节,教师可以介绍郑燮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的书画成就以及他的廉政事迹,让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以便更好地领悟诗的意境。通过学习郑燮的诗、书、画“三绝”,学生可以感受到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尚人格。
在读诗文、明诗意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逐句解读,理解每句诗的字面意思,再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寓意。例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竹子坚韧的生命力,更暗示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竹石》的教学旨在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欣赏诗歌艺术的同时,激发他们对坚韧品质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互动中深化理解和感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