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自愿披露的经济效果】: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现象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尤为显著,尽管并非强制要求,但仍有450家上市公司选择了这一行为。这种自愿披露可能源于公司管理层希望通过展示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来提升市场信任度,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运营效率,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同时也有助于风险管理和防舞弊。
【盈余质量】:研究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通常具有较高的盈余质量。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更能反映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减少了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提升了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判断。
【权益资本成本】: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相对较低。这表明市场对这些公司给予更高的信任,认为它们的经营风险更低,因此愿意接受较低的回报率来投资这些公司,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
【倾向评分匹配法与双重差分法】:为了消除样本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研究采用了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前者用于找到在公司特征上与披露公司相似但未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对照组,后者则用于比较披露公司和非披露公司在盈余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上的差异,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政策影响】:这项研究为2011年起中国监管机构逐步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政策提供了实证支持。它证明了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积极经济效果,可以作为未来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研究价值】:不仅对于政策制定者,也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管理层可以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考虑自愿披露内控审计报告对公司长期利益的影响,做出更为明智的信息披露决策。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了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基础。
总结来说,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够提高盈余质量、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种方法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得到了证实。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优化资本市场的运作以及指导公司管理实践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