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疾病控制程序是保障养猪场健康运行的关键措施,旨在预防和控制猪只疾病的发生,促进养猪业的稳定发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疾病控制总则**:
- 制定程序的目的是建立疾病控制系统,防止疾病在猪场内传播,确保猪只的正常生产和养殖事业的持续进步。
- 疾病范围涵盖了多种常见的猪传染病,如猪瘟、口蹄疫、猪丹毒等,以及新发现的疾病。
2. **卫生防疫制度**:
- **外部与内部管理**:猪场应分为供应区和生产区,两者之间需严格分离。入口处需设立消毒池和喷雾消毒装置,确保进出车辆和物品的清洁。
- **人员管理**:猪场大门应有专职门卫负责登记、消毒工作。人员流动需限制,参观需得到许可并进行严格的消毒程序。工作人员需更换消毒的工作服等,且不得带出场外。
- **饲养员职责**:保持猪舍清洁,定期消毒,做好粪便处理,不得随意串舍,及时报告和处理猪群异常。
- **全进全出式消毒**:猪舍在空栏期间需进行彻底消毒,空置一段时间后再引入新猪。
- **禁止携带动物**:场内禁止饲养可能传播疾病的动物,如猫、狗,对进入生产区的动物应予以驱赶或扑杀。
- **卫生消毒计划**:制定定期的猪舍内外消毒计划,包括种猪舍、产房、保育舍和育肥舍,以及全场环境的消毒。
- **虫害控制**:适时进行蚊蝇和鼠害的防治工作。
- **饲料管理**:严格控制饲料来源,确保无污染,原料入库后进行妥善管理和加工,卸料人员需遵守一定的消毒流程。
3. **种猪引进**:
- 引种前需进行疫情调查,了解出售种猪场的疾病历史。
- 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验引进种猪的健康状况,确保免疫记录完整。
- 引进后进行隔离观察,补注疫苗,合格后才能引入生产区。
4. **生产公、母猪群的防疫措施**:
- 后备公、母猪经过隔离检疫后与生产群同养,通过接种粪便来增强免疫力。
- 公猪和母猪的比例要适宜,公猪需保持良好的生育状态,母猪实行双重配种以提高受胎率。
这些疾病控制程序确保了猪场的生物安全,减少了疾病的风险,从而提高养猪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因为健康的猪只生产出的猪肉更符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