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基坑槽管沟等人工土方回填工程
第2章施工材料
第3章施工机具
主要施工机具铁锨扬镐手推车木铁或石夯或蛙式打夯机
第4章工艺流程
1.作业条件
1)基坑槽管沟等隐蔽工程已按要求通过验收同意回填
2)选择的填方土料符合设计要求
3)填土含水量已通过试验确定
2.工艺流程
3.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去除积水淤泥如在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4.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壤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的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5. 回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用人工木夯夯实时砂质土不大于300mm 粘性土为200mm 用打夯机夯实时不大于300mm 土块粒径不大于50mm
6. 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若采取分段填夯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修筑1 2 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为500mm 宽为1000mm 碾迹重叠500 1000mm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000mm 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7.人工夯填土用60 80kg 的木夯或铁石夯举高不小于500mm 打夯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分层回填夯实 取样试验路线应由四周开始然后向中间夯打每层夯实遍数3 4 遍
8.打夯机夯实时打夯之前对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两机平行时其间距不小于3m 同一打夯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
第5章质量标准
1. 取样试验
取样数量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100 500m2 取样一组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m2 取样一组基坑和管沟回填每20 50m 取样一组但每层均不少于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灌砂法取样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
2. 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 m3 且不应集中
3.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见下表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是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基坑槽、管沟等人工作业土方回填工程的重要规范,旨在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以下是该工艺标准的关键要点:
1.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建筑中的基坑、槽、管沟回填,要求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2. **施工材料**:选用的填土材料需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其物理性能和稳定性。
3. **施工机具**:包括铁锨、扬镐、手推车、木夯、铁夯或石夯以及蛙式打夯机等,用于不同阶段的土方操作。
4. **工艺流程**:
- 基础清理:清除垃圾、树根等杂物,处理积水淤泥。
- 填土要求:使用同类土回填,控制含水量在最优状态;不同土壤分层铺填,透水性大的土层在下,小的在上。
- 回填顺序:从低处开始,由下至上分层铺填,控制虚铺厚度,确保土块粒径不超过50mm。
- 夯实方法:人工木夯或打夯机操作,分层进行,注意深浅坑槽的衔接和接缝处理。
5. **质量标准**:
- 取样试验:根据面积大小进行取样,检查干密度,90%以上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不能相差过大。
- 压实后干密度: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超过0.08t/m³。
6. **成品保护**:保护定位标准桩,待混凝土强度足够后再回填,夜间作业要合理安排,防止破坏基础,做好排水措施。
7. **安全与环境**:关注基坑稳定性,操作人员安全防护,车辆运输安全,支撑护的拆除有序进行,打夯机操作要注意电气安全和间距。
8. **注意事项**:
- 对称回填,控制土料含水量,适时检测密实度,考虑自然沉实时间,雨天回填要做好防雨排水。
9. **质量记录**:需保留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回填土料试验报告、含水量试验报告、压实试验报告等,以备查证。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涵盖了从准备到实施的全过程,确保了回填土的质量和安全,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风险,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建筑物的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