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文档是针对七年级生物课程的一份月考试题,涵盖了新人教版的教材内容。试题主要测试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分类、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等多个知识点。
1. 在选择题中,第一题强调了观察作为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性,指出观察需要明确目的,全面、仔细,并做记录,但并不一定每次观察都需要长时间。
2. 第二题考察了生物的定义,正确答案表明只有活的、具有生命特征的物体(如草、蛇、蘑菇和生石花)才属于生物,排除了无生命或已死亡的实体。
3. 第三题涉及生命现象的识别,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是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而最后一句描述的是自然现象,不含生命特征。
4. 第四题展示了生物的排泄或废物排除特征,变黄的树叶脱落是植物排除体内废物的方式。
5. 第五题提到了调查法在了解公众观点中的应用,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常见方法。
6. 第六题是关于生物分类,将植物和动物分别归类,依据是它们的形态结构特点。
7. 第七题定义了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影响生物的其他生物以及非生物因素。
8. 第八题中描述的爬山虎叶子分布情况,反映了光照(阳光)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9. 第九题讲述了紫茎泽兰与当地植物的竞争关系,导致其他植物无法生存。
10. 第十题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揭示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草与豆苗争夺资源。
11. 第十一题中,青蛙冬眠是生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12. 第十二题通过红树林的例子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红树林既能在海滩淤泥中生存,又防止了海岸侵蚀。
13. 第十三题图示中,油菜作为生产者,代表丙。
14. 第十四题,杂草是生产者,因为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5. 第十五题,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的说法是错误的,有些动物如蜣螂和蚯蚓属于分解者。
16. 第十六题,一个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部分,临沂雕塑公园作为一个地理区域,包含了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元素,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
17. 第十七题,"落红"变为"春泥"的过程是由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完成的,它们分解有机物,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循环。
这些题目综合考察了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生物的特征、分类、生态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