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语文考试结构:题目提及的试卷分为两个部分,第Ⅰ卷包含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3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具体分值未给出,考试总时间为90分钟。
2. 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包含了汉字读音(如“火钵”的“bō”,“遒劲”的“jìng”,“桀骜不驯”的“xùn”等)、错别字辨析(如“旗竿”应为“旗杆”,“婆挲起舞”应为“婆娑起舞”等)以及成语应用(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的区别)。
3. 文化常识:涉及到《诗经》的组成部分和“诗六义”,包括“风、雅、颂、赋、比、兴”。此外,还涉及古代音乐分类,如“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以及古代对帝王的尊称“陛下”及其由来。
4. 语言运用:考查了病句辨析,例如选项A中“涉事企业存在人员管理混乱、操作环节不当”后缺少宾语中心词,应该是“存在……的问题”。
5. 文学知识:涉及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以及古代文化知识,如“变徵”音调的描述是错误的,应该是“变徵”音调悲凉,“羽声”激愤。
6. 文言实词活用:文言文中,名词可作动词使用,如“军”(驻扎)、“籍”(登记)、“夜”(在夜晚)、“道”(取道),动词使动用法,如“活”(使……活下来),意动用法,如“迟”(认为……迟缓)。同时,形容词也可作名词,如“远”(远方之地)。
7. 文言虚词用法:如“因”(趁机)、“其”(语气词,表祈使或商量语气,或代词)、“乃”(才,或者竟然)、“为所”(被动句式)。
8. 古今词义对比:A项中的“东道主”古义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人;B项中的“穷困”古义指处境艰难,今义多指经济困难;C项中的“无可奈何”古今意义相同,都表示没有办法;D项中的“偏袒”古义指解开衣襟露出一只臂膀,今义多指偏向某一方。
9. 文言特殊句式:四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如“何厌之有”(有何厌)、“安在”(在安)、“何操”(操何)、“焉取之”(取之焉)。
以上内容主要围绕高中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包括基础语言知识、文学常识、病句辨析、文言文实词活用和虚词用法,以及古今词义对比和特殊句式展开,旨在考察学生对语文综合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