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两种主要的细胞分裂方式。共同特征包括DNA复制(①)、纺锤体出现(②)和着丝点分裂(④)。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的方式,保持遗传信息不变;减数分裂则是形成配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导致遗传信息减半。
2. 染色体、DNA数量关系: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发生在间期,使每个细胞核的DNA数量暂时加倍。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分裂后期,使染色体数目短暂恢复到正常体细胞水平。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但染色体数目减半。
3. 果蝇卵巢中细胞分裂:在果蝇卵巢中,可以观察到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包括减数分裂,但不包含有丝分裂。
4. 精原细胞异常分裂: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说明在减数分裂I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而非基因重组。其他精子的基因型应为aXb、Y、Y。
5. 染色体X的分布:在正常的细胞分裂中,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但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X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不是两条X。
6. 细胞分裂图像:细胞①②③④分别对应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细胞①和②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细胞③在减数分裂I中,等位基因分离;细胞④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7. 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正确的染色体变化模型包括①②③,它们展示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叉互换和分离过程。
8. 受精作用的理解: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DNA主要来自母方。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受精卵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
9. DNA数量与染色体:后期细胞有14个DNA分子,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可能来源于染色体数目为7对或14对的生物体。
10. 细胞分裂示意图:根据染色体和基因分布,可以判断图中的细胞类型。甲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乙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重组,丙细胞是第二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11. 荧光标记:四分体时期,若2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将出现4个黄色和4个绿色荧光点;若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四分体中会有2个黄色和2个绿色荧光点。
12. 细胞分裂模型:图二中DE段细胞可能处于末期,囊泡形成是细胞膜开始包裹染色体;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因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图二可表示乙和丙细胞的染色体变化;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染色单体,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
13.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描述: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并不完全平均来自父母;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而非着丝点分裂;等位基因的分离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14. 骡子不育原因:骡子的染色体数为63,为不完全倍数,导致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混乱,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
15. 同源染色体互换: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可以导致基因重组,形成基因型不同的精细胞。
以上是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相关知识点的详细阐述,涵盖了细胞分裂过程、遗传物质的分配、染色体的行为以及受精作用对遗传的影响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