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探讨世界本质和人类生存意义的学科,其核心问题在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由古至今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涉及到人类认知的基础和世界观的根本。在2019年春季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的教学案中,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被拆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即物质(存在)与意识(思维)哪个是世界的本原;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划分哲学派别的基础。对于第一性问题,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思维是物质的产物;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思维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思维。对于同一性问题,可知论者相信思维可以认识存在,而不可知论者则持怀疑态度,认为可能存在无法被认知的部分。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观念,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观点倾向于认为人的存在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季羡林先生的解释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理念,反对西方文化中试图征服自然的倾向。
教学案中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实际应用。例如,将茶文化中的茶盏三件套比喻为天、人、地的和谐统一,揭示了哲学理念在日常生活的体现。同时,通过对贝克莱和费尔巴哈的争论,以及庄子与惠施的对话,展示了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贝克莱主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存在即被感知;而费尔巴哈则站在唯物主义立场,强调物质世界的存在独立于人的感知。庄子和惠施的对话则触及了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类能否真正理解和把握外部世界。
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存在于哲学理论的探讨中,也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甚至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因此,理解和掌握这一问题对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至关重要,也是高中政治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学习哲学基本问题时,应深入理解其内涵,区分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与基本问题的区别,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并通过实例分析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同时,了解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流派及其对基本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拓宽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