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算术运算汇编指令的使用
(2)熟练掌握子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熟练掌握程序的调试方法
实验内容:
1.编程实现两个数:#8888H 和 #79H 的乘除运算。
2.结合实验1的代码,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写成四个子程序,注意现场保护。
二、 实验设计
1.整体思路
※ 乘法:将被乘数循环累加至乘数次,就是结果。
※ 除法:将被除数循环累减至除数次,就是结果
用户注释和标签: 在代码中包括了注释和标签,这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帮助其他开发人员理解代码的作用。
数据初始化: 使用NUM1和NUM2标签来初始化数据,包括字、字节和一组字节。这些数据将在后续的计算中使用。
模块化设计: 代码被分成多个子例程(ADD_、SUB_、MUL_、DIV_),每个子例程执行不同的数学运算。这种模块化设计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寄存器使用: 使用寄存器(R0、R1、R2、R3、R6、R7)来暂存和处理数据。这有助于进行运算、存储中间结果和控制流程。
循环控制: 代码使用DJNZ指令来控制循环。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重复执行一段代码,
###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含源码)-子程序设计
#### 实验要求
本实验旨在让学习者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汇编语言中的算术运算指令,掌握子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程序调试技巧。具体实验内容包括:
1. **算术运算指令的使用**:熟悉并能够正确使用各种算术运算指令,如加法(ADD)、减法(SUB)、乘法(MUL)和除法(DIV)等。
2. **子程序设计**:学会如何设计子程序来完成特定功能,并理解子程序设计的重要性和优势。
3. **程序调试**:掌握调试工具的使用,能够定位和解决程序运行中的问题。
#### 实验内容
1. **编程实现两个数的乘除运算**:使用#8888H 和 #79H 这两个数值,编写程序实现它们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2. **四则运算子程序的设计**:基于第一步的代码基础,进一步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封装为四个独立的子程序,并确保子程序之间不相互干扰。
#### 实验设计
- **整体思路**:本实验主要采用循环累加的方法实现乘法运算,循环累减的方法实现除法运算。
- **用户注释和标签**:为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实验中加入了大量的注释来解释代码的功能和作用。此外,还使用了标签来标记数据的存储位置,便于识别和引用。
- **数据初始化**:实验中定义了两个标签 NUM1 和 NUM2 来初始化数据,分别用于存放两个操作数#8888H 和 #79H。
- **模块化设计**:实验将代码分为四个子例程:ADD_、SUB_、MUL_ 和 DIV_,每个子例程分别负责执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 **寄存器使用**:使用了 R0、R1、R2、R3、R6、R7 等寄存器来临时存储数据和中间结果,以支持运算过程。
- **循环控制**:通过 DJNZ 指令来控制循环的次数,实现累加或累减的过程。
- **条件分支**:利用 JNC 和 JZ 等指令来根据条件判断结果改变程序的执行流程。
- **栈的使用**:使用栈来保存和恢复程序状态,确保子例程调用前后程序的状态不会受到影响。
#### 主要模块设计思路及分析
- **加法模块 (ADD_)**: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将两个数相加。通过循环逐位相加的方式处理进位情况,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存储在 R0、R1 和 R2 寄存器中。
- **减法模块 (SUB_)**:与加法模块类似,减法模块也使用循环逐位相减的方式处理借位,以确保减法结果的正确性。结果同样存储在 R0、R1 和 R2 寄存器中。
- **乘法模块 (MUL_)**:采用循环累加的方法实现乘法运算,通过逐位相乘并处理进位和累加,最终得到准确的乘积。结果存储在 R0、R1 和 R2 寄存器中。
- **除法模块 (DIV_)**:通过循环累减的方式实现除法运算,每轮循环中对被除数减去除数一次,直至被除数小于除数为止,以此来确定商的值。结果存储在 R0、R1 和 R2 寄存器中。
#### 实现效果
- **乘法**:根据实验报告所示,#8888H 与 #79H 的乘积为 408848H。
- **除法**:#8888H 除以 #79H 的结果为 120H。
#### 总结
本实验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并通过子程序设计的方式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通过对寄存器、栈以及条件分支等机制的有效利用,实验不仅实现了预期的功能,而且还确保了程序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通过这样的实践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点,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