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激荡法】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工具,由美国奥斯朋博士于1941年提出。这种方法强调集体智慧,通过集思广益产生大量的创新想法,鼓励参与者提出无批判性的、富有想象力的创意。脑力激荡法的核心原则包括:
1. **禁止评判**:在讨论过程中,不允许对任何想法进行负面评价,以创造一个自由、无压力的环境,激发最大创造力。
2. **提出奔放的创意**:鼓励大胆设想,即使看似不可能的想法也可能孕育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3. **尽量提出个人创意**: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观点,增加创新想法的多样性。
4. **欢迎补充和改善**:允许并鼓励对他人提出的创意进行补充和完善,促进想法的深化和拓展。
实施脑力激荡法时,应遵循以下要点:
- 设定明确的主题,避免多个主题混杂。
- 对于复杂问题,可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
- 强调创造力的同时,也需要分析能力,保持幽默感,有助于活跃氛围。
- 控制讨论时间,通常15分钟到60分钟为宜,确保效率。
- 记录所有创意,便于后续的评估和筛选。
- 评价创意时,要考虑其符合目标的程度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评价创意的基准通常包括:
- **符合目的**:创意是否直接指向解决问题的目标。
- **实现可能性**:考虑到实施创意所需的成本、时间、接受度等因素,评估其实现的可行性。
通过期待值(E=目的达成度X实现可能性)来比较不同创意的价值,选择最优方案。
在进行脑力激荡时,注意营造轻松的氛围,尊重每个人的发言权,鼓励参与者互相启发,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限制会议时间以保持效率,并避免使用抑制创意的消极言论。
此外,【特性要因图】(鱼骨图)是由石川馨教授在1953年提出的一种因果关系分析工具。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清晰展示问题特性(结果)与潜在原因(要因)之间的关系,帮助识别和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在质量控制领域,鱼骨图被广泛用于问题诊断和改进策略制定,是QC七大工具之一,因其形状类似鱼骨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