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制造、外加工管理制度准则》是企业对委托制造和外加工活动进行规范的重要文档,旨在确保企业对外部协作厂商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该制度中的主要知识点:
1. **总则**:制定该准则的目的是为了在企业外制开发和外协处理过程中提供操作依据,确保新产品零配件的试作、量试和批量生产过程有序进行。
2. **范围**:准则适用于因销售和生产需求,通过协作厂商完成的新产品零配件试作、量试和大批量外协制造。
3. **外协类别**:
- 成品外协:企业提供材料或半成品,由协作厂商加工成成品,可以直接销售或由协作厂商直接交付。
- 半成品外协:企业提供材料、模具或半成品,协作厂商加工后需返回企业进行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成品。
- 材料外协:企业在缺乏特定设备或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将某段加工过程委托外部完成。
4. **经办部门**:外协事务由申请部门、承办部门、发(收)料部门和检查部门等不同部门协同处理,具体职责由企业内部自行定义。
5. **核决权限**:申请部门和核决部门的权限由企业内部设定,包括试作量试、成品外协、半成品外协和材料外协的审批流程。
6. **试作与量试外协**:
- 厂商调查:对协作厂商进行动态监控,定期更新征信资料,以供选择合适的厂商。
- 申请:试作和量试需根据产品设计资料进行,外协加工申请单需经过审核并呈报给主管。
7. **询价**:询价通常涉及至少两家以上的协作厂商,询价内容包括模具和零件的材料、人工、税金和利润等,以确保质量和交货期。
8. **外协内容与厂商变更**:如需变更外协内容或承制厂商,需填写“外协内容变更申请表”,并经过审批,变更内容应更新在“外协加工控制表”中,以便管理进度。
9. **签订合同**:外协工作正式开始前,通常需要与协作厂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0. **其他注意事项**:采购外制人员需要保持与协作厂商的紧密沟通,及时了解厂商动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时间。同时,对于产品设计的修改,应根据需要调整外协计划,可能涉及到模具开发的费用分摊。
这个管理制度准则为企业的委托制造和外加工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流程,有助于保障企业生产活动的规范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