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真理的历程》是高中政治课程中关于认识论的重要章节,主要探讨了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真理的本质和特征。以下是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1. **实践的定义和特点**:
-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形式。
- 实践的特点包括:客观实在性(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自觉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条件和形式不同)。
2.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源于实践,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实践活动。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推动着认识不断深化,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进行新的探索。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一种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3. **真理的含义和特征**:
-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
- 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条件和范围而言的,不存在绝对不变的真理。
- 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成立是有条件的,超出一定的条件,真理可能转变为谬误。
4. **认识的过程**:
- 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客观事物复杂性,人们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真理。
- 认识具有无限性,随着实践的深入,人类的认识会不断发展,没有终点。
5. **高考考点及复习策略**:
- 高考常考实践的定义、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 复习时应结合时政热点和科技成就,如引力波的发现,来理解和应用哲学原理。
- 重视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案例分析,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科学的实践观和真理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现实问题,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思维习惯。同时,也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因为“实践出真知”,并且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