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培优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培优的五年行动计划纲要指导下,针对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文化课知识薄弱、动手能力不足、行为习惯养成不佳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综合素质。此外,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偏见,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对传统的实训课程教学方法难以产生兴趣。
实训课程的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脱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计算机实训课程安排在学期末,以参观和理论讲解为主,缺乏实践操作,教师过于依赖PPT和模拟演示,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单一的考核形式,如仅凭出勤率和实训报告就决定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估,与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进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强化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改革的探索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德育教育:在实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弘扬"工匠精神"、"雷锋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敬业、创新和人文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2. 教学方法创新:采取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中实践,通过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其动手能力。
3. 考核方式多元化:除了关注出勤和报告,还应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确保评价体系与行业标准接轨。
通过这些改革,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弥补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德技双修型人才。实训课程改革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实现从学生到准职业人再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为个人理想和价值实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