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ICPC竞赛与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ACM/ICPC(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是由国际计算机协会主办的一项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旨在检验参赛者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项竞赛的特点是团队合作,每队3名队员在5小时内解决6到12个问题,编程语言可选C、C++、Pascal或Java。竞赛评判标准为解决问题的数量和总用时。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依然普遍,这限制了师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让学生感到困难,抑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教学往往过于形式化,缺乏综合性的实验,学生往往只是简单模仿教材例题,未能深入理解和研究程序设计的本质,导致编程能力提升的机会流失。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借助ACM/ICPC竞赛作为教学改革的契机。改革措施包括:
1. **增加竞赛元素**: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竞赛元素,如模拟竞赛场景,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以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2. **利用Online Judge系统**:采用在线评测系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调试和优化代码,提升编程技巧和效率。这种实时反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编程语言的细节。
3. **构建综合评价机制**:期末上机考试结合ACM/ICPC竞赛平台进行考核,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这可以鼓励学生全面学习,不仅仅关注单一知识点,而是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这些改革,可以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机制,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ACM/ICPC竞赛与课程的结合,使得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更符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