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是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主要讨论了“初唐四杰”及其所代表的壮志豪情,以及唐代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价值观。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在文学上展现出的坚定与执着,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未来的诗意想象,他们是盛唐精神的先驱。文章提到了唐代文化的特点,即博大与包容,这为文人士子提供了广阔的成才机会。
唐代的社会环境鼓励人们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传统的依靠门第和家世的选官制度逐渐被科举制度取代。科举制让有才学的人有了上升通道,不论出身,都有可能通过考试获取功名,这种价值观念深入人心。例如,薛元超身为宰相,仍然为自己未能科举出身感到遗憾。对于没有应举条件的士子,应募从军成为另一种选择,很多文人如骆宾王等,都通过诗歌表达出为国效力的决心。
文章还提到,初唐士人,尤其是“四杰”,他们的文学才华开始得到重视,尽管他们的作品可能在艺术风格上还有待提升,但他们的精神风貌推动了盛世的到来。他们对生活有着旷达的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仍能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这种“健全的欲望”激励着他们向前。
综合来看,这篇试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
1. **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他们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通过诗歌传达了对未来的想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 **唐代社会背景**:唐代文化开放多元,科举制度的兴起改变了选官标准,促进了社会流动性。
3. **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成为了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准,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文人士子的价值追求**:无论是科举及第还是从军立功,文人士子都积极寻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5. **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初唐士人的文学创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态,他们的作品和精神对盛世的到来有所贡献。
这些知识点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展示了文化、教育和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