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五中作为四川省内的知名学府,在语文教育方面一直秉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理念。2020学年高二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的出题范围,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检测,更是对古代文化知识学习成果的深入考察。
试卷中选取的《师说》一文,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所著,不仅是文言文学习的典范,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价值。该文强调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思想,对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给予肯定,同时也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提出了批评。这一知识点的考察,不单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测试,更是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在对文言实词的考核中,试卷涉及到了“无”“委”“众人”“道”“庸”“橹”等词语。通过对这些词汇含义的辨析,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还能够对这些词汇的演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例如,“无”在古文中表示“无论”,而在现代汉语中则为否定词“没有”。又如,“委”字在古代有着“托付”之意,而现代汉语中则很少单独使用。学生在学习这些实词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语言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古文的学习。
通假字的考察是文言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试卷中的题目考察了“不”“畜”“没”等字的通假现象,诸如“不”通“否”,“畜”通“蓄”,“没”通“殁”。这些通假字的辨析有助于学生掌握古文阅读的准确性,理解古文中同音字、多义字的运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古今异义词的考察则是对文言文学习深度的一种检验。考试中的选项分别代表了古今不同的含义,如“学者”在古时指求学之人,在现代则多指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通过古今异义词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的发展,培养其历史思维和语言发展的敏感性。
文言虚词的用法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之一,试卷中对“也”字的不同用法进行了考察。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可以表示判断、停顿、陈述等不同语气。这种细致的辨析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丰富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则涉及到古代年龄称谓的知识,如“耄”与“耋”的区分及其在古文中的运用。这类文化常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古文背景、丰富文化视野都有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德阳五中高二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的设计,既考察了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检验了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试卷内容涵盖了文言文词汇、语法、修辞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更体现了高中语文教育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应试能力,更能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