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讲述了刘昌裔的生平事迹。刘昌裔,字光后,祖籍彭城,家族因仕宦而定居太原阳曲。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在北方任职,父亲刘讼被追赠右散骑常侍。
刘昌裔从小好学,自幼沉稳,不喜嬉戏,常常思考计划。他尝试以《开吐蕃说》谋取边关职位,但未成功。之后,他进入三蜀地区,与道士交往,其间他曾说服盗匪杨琳,使其感动,虽未立刻投降,但约束了部下不再作恶。
建中年间,刘昌裔受到曲环的征召,为曲环撰写讨伐李纳的檄文,受到德宗皇帝的赞赏。曲环死后,刘昌裔因功晋升,先后担任检校兵部郎中、御史中丞、营田副使等职。吴少诚趁曲环去世攻打城池,刘昌裔用智谋成功防御,并安抚了韩全义,使其免于疑惧。后接任上官涚成为节度使,以仁政对待蔡州百姓,两界和平相处。
元和七年,刘昌裔病重,但仍坚持处理政务。次年五月,洪水泛滥,导致灾情严重,他上书请辞,皇帝令其回京,但他病情恶化,仍坚持赶路,最终在途中去世,享年六十岁,被追赠检校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管理军事。
这篇墓志铭揭示了刘昌裔的学识、勇气、智谋以及仁政,展现了一位忠心为国、深得民心的杰出将领形象。他的事迹体现了儒家的忠孝、仁爱与责任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