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篇导学案聚焦于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的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的历史进程及其原因。以下是具体的知识点:
1. **南方农业的发展**
- **原因**:
- 南方战乱较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 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
- 北宋后期,已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表明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对全国的重要性。
- **表现**:
-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如苏州、湖州等地。
- 棉花种植范围扩大,从广东、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 出现了适应水田耕作的农具“秧马”。
2. **南方手工业的发展**
- **丝织业**:北宋时期,丝织业非常发达,杭州和成都成为主要的丝织业中心。
- **棉织业**:棉纺织业成为宋代产棉区的主要农村副业。
- **制瓷业**:宋朝是瓷器的黄金时代,江西景德镇成为了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 **造船业**:宋朝的造船技术领先世界,以泉州的造船技术最为精良。
3. **南方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兴盛**
- **商业都市**:杭州和开封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繁华的市场吸引了大量商人。
- **海外贸易**:
- 宋朝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等外贸港口,设有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 **纸币**: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经济重心转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超过了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
4. **当堂检测题目解析**(由于题目是选择题,这里只提供正确选项)
- 1.D(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 2.B(宋朝)
- 3.D(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宋代海外贸易发展无关)
- 4.B(商业活动频繁)
- 5.C(“苏湖熟,天下足”)
- 6.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 7.B(汉朝没有纸币,纸币出现在北宋)
- 8.(根据材料回答)
- ⑴ “苏湖”指今天的江苏苏州和浙江湖州,“故都”指北宋首都汴京,即今河南开封。
- ⑵ 反映了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和财政对国家的重要作用,经济重心已明显南移。
- ⑶ 开始于唐朝中后期,完成于南宋。
- ⑷ 原因包括:战乱导致人口南迁,带来了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等。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了解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同时也能思考这一历史现象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如社会稳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区域间的资源互补和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