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程度,更影响着学生综合英语素养的形成。尤其在高考这一关键节点的压力下,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兴趣,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应试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对阅读能力的深入挖掘。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学生在高考等考试中所表现出来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他们实际的语言运用水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利用图式理论来改进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图式理论是一种源于心理学领域的认知理论,它主张人们在理解新信息时,会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结构相联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图式理论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在阅读中激活、构建和利用已有的知识框架,进而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内容图示**关注的是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强调文章大意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当前环境问题的现状,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然后再进入正文的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的论点和论据。
**形式图示**涉及到文章的结构和体裁。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和结构模式,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以及它们通常的篇章结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在阅读时迅速识别文章类型,合理预测和理解文章结构,进而更有效地把握文章信息。
**语言图示**关注的是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这包括词汇、短语、句型结构等,是理解文本的基础。教师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并能够灵活运用句型结构来理解复杂的句子。此外,教师还应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意思,以及如何识别句子中的关键词和主题句。
将图式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意味着教师需要采取一种更为积极的指导策略。教师不再是单向灌输知识的角色,而是变成了引导者和协助者。他们需要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设置问题情景、提供背景知识、组织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图式。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各种阅读活动,如阅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来不断扩展和更新他们的图式结构。
除了以上提到的策略,教师还可以运用图式理论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不断深入和拓展,以此来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加强其语言图示的构建,帮助他们打好语言基础;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为复杂和深入的文本材料,以挑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而言之,图式理论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它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高效且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能在阅读中提升语言技能,还能在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价值观熏陶,增强文化素养和人格塑造。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