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喜剧管理论文】
这篇论文探讨了中国现代幽默喜剧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英雄化趋势。在中国现代幽默喜剧的历史中,出现了三种主要的创作潮流,包括机智化、世态化和英雄化。机智化在早期阶段为新型话语形式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世态化致力于丰富喜剧的艺术表现力,而英雄化则反映了喜剧与时代、人生的紧密联系。
论文着重讨论了英雄化取向的确立,指出在世态化喜剧普遍关注人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时代呼唤英雄,这使得现代喜剧必须对时代需求作出响应。曹禺的《蜕变》(1939)被认为是这一趋势的早期代表作,它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通过一所伤兵医院的变迁,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战争中寻求蜕变的主题。剧本中的梁专员和丁大夫是现代幽默喜剧首批英雄角色,他们分别代表了人可以改造环境和拥有超常品德的英雄特质。
英雄化喜剧在《蜕变》之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密支那风云》(1945)、《打得好》(1944)、《粮食》(1946)、《边城故事》(1941)、《河山春晓》(1944)和《健飞的求婚》(1948)等作品,这些作品要么直接描绘抗日斗争,要么反映后方建设,共同展示了“抗战建国”的主题。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们不仅展现出高尚品德,而且成功战胜了环境的挑战。
论文通过分析这些作品,揭示了英雄化喜剧如何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并在艺术形式上逐步完善。它突显了喜剧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即通过塑造英雄人物,传达了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这种英雄化趋势不仅是喜剧艺术的创新,也是中国现代文化与历史背景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人民的心理需求。
这篇论文深入剖析了中国现代幽默喜剧的英雄化现象,通过对代表性作品的解读,展现了这一艺术流派如何在历史变迁中演变,以及它如何通过英雄形象传递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这不仅对于理解中国喜剧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当时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