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效果评估教材》主要探讨了如何有效地评估和改进企业培训的效果,特别是在技术领域。案例以两家安徽省的煤矿——Z矿和L矿为背景,对比分析了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培训和薪酬管理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了两家煤矿的安全绩效。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Z矿对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L矿。Z矿设有专门的劳动工资科和职业教育办公室,注重组织运作、人员配备、激励和考核,而L矿的人力资源管理则较为传统,主要执行领导决策,缺乏主动性的管理建议。在招聘环节,Z矿由集团公司统一组织,注重身体条件、实践能力和学历,而L矿则主要通过社会招工,以年龄、身体条件和文化程度作为基本条件,其员工流动性较大,以农民工为主。
在培训方面,两矿都重视安全培训,但Z矿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师带徒制度,并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如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的学习,工人们对培训的满意度较高。相反,L矿的培训多在工人业余时间进行,工人们的精力分散,影响了培训效果,需要改进培训形式以提高吸收率。
在薪酬管理上,两矿自2002年开始实行安全工资制度,将安全指标与薪酬挂钩,提升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Z矿的薪酬水平和安全风险抵押金高于L矿,且Z矿的处罚力度更大,团队化的抵押金概念增强了团队间的责任共担。此外,Z矿还实行安全效益奖,通过正向激励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而L矿在这方面较少采用奖励措施。
管理监督方面,两家煤矿都执行了领导下井带班制度,Z矿对此设定了明确的考核标准,如带班领导须发现“三违”行为,否则会被扣工资,同时奖励安全行为良好的工人。L矿虽也实行了跟班制度,但非地下专业的领导需经过培训才能下井,且更侧重于与工人交谈,而非直接参与安全监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培训效果评估应考虑企业的整体管理策略、招聘政策、培训实施方式、薪酬激励机制以及管理监督的严密性。对于技术领域的培训,不仅要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使员工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提升企业的安全绩效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