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前教育领域,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科学、系统的观察是理解孩子发展需求和行为模式的关键。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及早发现儿童可能存在的发展问题,而且还能促进教育环境的改善,使之更加符合儿童的成长需要。第六章将详细介绍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实施流程,重点阐述从确定观察目的到制定观察计划,再到观察的执行以及最终结果分析的全过程。
确定观察目的是观察实施的首要步骤。观察者需要根据儿童的普遍行为特征以及教育者关心的特定行为现象,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观察目的。例如,观察者可能关心的是学前儿童在社交场合中的语言运用情况,或者他们是如何通过游戏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明确的观察目的将转化为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问题,引导后续观察过程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制定观察计划是实施观察的关键环节之一。一个完整的观察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观察目标的设定至关重要,它是指根据教育者或研究者的关注点,明确具体想要了解的儿童行为问题。例如,目标可能是观察儿童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观察对象的确定是指选择具体的研究对象,这通常是一组儿童或个别儿童。观察对象的选择应基于研究目的和儿童的代表性,以便收集的信息更具普遍意义。
选择合适的观察环境是观察计划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情境因素,例如在幼儿园内的不同空间进行观察,或者在户外活动时进行。理想的环境应尽量减少对儿童自然行为的干扰。
观察取样方法的选择决定了数据收集的方式,时间取样关注行为发生的时刻,事件取样则记录特定行为事件的完整过程。选择哪一种方法取决于观察目的和需要记录的行为特点。
观察者的角色定义了观察者与被观察儿童之间的互动程度,包括局外观察、参与者观察和完全参与观察。教师通常会选择参与者观察,即在不干预儿童自然行为的情况下参与到活动中去。
观察的时间和次数是计划中必不可少的细节。规定每次观察的时间长度和总次数能够帮助观察者安排日程,并确保收集到足够的信息。
选择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和手段,包括连续记录法、频数记录法、等级记录法或符号记录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观察目的和行为特征。
观察结果的分析是整个观察过程的终点,也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观察者需要整理和分析收集的资料,采用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手段,解读儿童行为的意义。
在实施观察之前,还需要准备观察所需材料。这可能包括设计和印制观察记录表格、培训观察人员、检查和准备观察场地,以及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完善的准备工作能够保障观察活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观察者从确定观察目的开始,到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再到实际执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科学的步骤,教师和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前儿童的行为和发展特点,从而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