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2016MPA复试政治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包括物质范畴、意识的起源与本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意义,以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和关系。
1. **物质范畴**: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并能够被感知和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定义的意义在于划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证明物质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
2. **意识的起源与本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体现主客体的对立统一。
3.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基于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是出发点。理论与政策代表普遍性,具体实际代表特殊性,强调理论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4. **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本质与现象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本质是内在的、稳定的,现象是外在的、多变的,但本质必须通过现象表现,现象揭示本质。理解和运用这一关系对于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至关重要,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5.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事物发展。同一性保证事物稳定并为变化创造条件,斗争性促进事物的质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6.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统一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共性。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对于理解矛盾学说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7.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斗争性则体现相互排斥和分离。两者共同推动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机制。
这些知识点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基础理论框架,对于MPA(公共管理硕士)的学习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有助于他们在公共政策制定和管理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