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K8000移植手册(MP3530):Linux系统开发及移植要点解析
#### 一、概述
本篇文章将根据DK8000移植手册(MP3530)的内容进行深入解析,重点围绕Linux系统开发以及芯片为TI公司的OMAP3530(cortex-A8+C64+)进行详细介绍。该文档记录了作者在实际移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二、工具准备与环境配置
**1. 安装交叉编译器**
- 下载`arm-2007q3-51-arm-none-linux-gnueabi-i686.tar.bz2`压缩包,并将其解压至指定路径。
- 使用命令`tar xvjf arm-2007q3-51-arm-none-linux-gnueabi-i686.tar.bz2 -C /home/huishitong`完成解压。
**2. 安装必要工具**
- 创建一个名为`tools`的目录用于存放后续需要用到的工具。
- 将`mkimage`、`signGP`、`mkfs.ubifs`和`ubinize`等工具复制到`tools`目录下,并确保`ubinize.cfg`配置文件也一同复制。
**3. 配置环境变量**
- 设置环境变量`PATH`以便能够顺利执行交叉编译器及相关工具。
- 使用命令`export PATH=/home/huishitong/arm-2007q3/bin:/home/huishitong/tools:$PATH`完成配置。
#### 三、系统构建
**1. 准备源代码**
- 将所需的源代码包解压至工作目录`/home/huishitong/work`。
- 解压`x-load-1.41.tar.bz2`、`u-boot-1.3.3.tar.bz2`、`linux-2.6.28-omap.tar.bz2`和`rootfs.tar.bz2`等文件,形成`linux-2.6.28-omap`、`u-boot-1.3.3`、`x-load-1.41`和`rootfs`四个目录。
**2. 构建x-loader**
- 修改`x-loader-1.4.1/include/configs/omap3devkit8000.h`配置文件,启用NAND Flash支持。
- 使用命令`make omap3devkit8000_config`和`make`完成编译。
- 使用`signGP x-load.bin`对编译后的文件进行签名处理,并重命名为`x-load.bin.ift_for_NAND`。
**3. 构建u-boot**
- 进入`u-boot-1.3.3`目录,使用命令`make omap3devkit8000_config`和`make`完成编译。
- 最终生成的`u-boot.bin`文件即为所需引导程序。
**4. 构建内核**
- 进入`linux-2.6.28-omap`目录,使用命令`make omap3_devkit8000_defconfig`选择默认配置。
- 使用`make uImage`完成内核编译,生成`uImage`文件。
**5. 构建文件系统**
- 使用命令`mkfs.ubifs -r rootfs -m 2048 -e 129024 -c 812 -o ubifs.img`创建文件系统映像文件。
- 使用`ubinize -o ubi.img -m 2048 -p 128KiB -s 512 ubinize.cfg`将文件系统映像转换为UBI格式。
#### 四、系统配置与调试
**1. 内核配置**
- 使用`cp arch/arm/configs/omap3_devkit8000_defconfig .config`复制默认配置。
- 使用`makemenuconfig`进入菜单配置模式,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配置选项。
- 在USB设备支持方面,可以选择USB gadget模式下的USB Mass Storage设备驱动,以支持USB存储功能。
#### 五、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地完成基于OMAP3530芯片的DK8000开发板上的Linux系统移植工作。整个过程中涉及到了交叉编译环境搭建、工具安装、内核及文件系统的构建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操作并确保正确无误。此外,在具体实践中还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如编译错误、配置不当导致的功能缺失等,这就需要开发者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顺利完成整个移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