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保健手册》工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学的发展,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保健要求日益提高,母子健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为了全面保障母婴健康,优化服务流程,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特别设立了《母子保健手册》这一机制。
《母子保健手册》涵盖了从早孕期到儿童成长各个阶段的系统化管理与追踪,其核心对象是辖区内的所有早孕期妇女和新生儿。通过对建册内容的规范化,包括建册日期、建册单位、孕妇的基本情况、产前胎儿筛查、产期检查随访服务、分娩情况、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可以实现对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状况的全面了解和跟踪管理。
在管理流程和职责划分方面,《母子保健手册》工作制度规定了辖区卫生所和卫生院的不同职责。卫生所作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主要负责早期发现孕情并报告,督促定期接受保健服务,识别和应对孕产期危险症状,建立和更新健康档案,并提供咨询指导服务。此外,卫生所还要负责填写服务记录和检查结果。卫生院则承担更深层次的职能,如建立和更新《母子保健手册》和《健康档案》,录入信息系统,并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高危孕产妇和体弱儿的筛查与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母子保健手册》工作的有效实施,卫生院专门成立了《母子健康手册》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或相关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妇保科、妇科、儿保科等科室的负责人。这样的组织架构有利于跨部门合作与流程优化,从而实现服务的整合,为孕产妇和儿童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此外,针对未建册孕妇的情况,卫生院还需进行补建《母子保健手册》和《健康档案》的工作。通过这样的补救措施,能够尽可能地覆盖所有目标人群,实现对母婴健康的全面保障。
总而言之,通过《母子保健手册》工作制度的实施,可以实现对母婴健康从孕前到儿童成长各个阶段的全方位监控,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降低孕产期风险,提高儿童生存和发展质量。这一制度不仅体现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对母婴健康的高度重视,而且通过科学管理与专业服务的结合,有效地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