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御史弹劾的“有为”与“难为”.docx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唐代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御史台的弹劾制度最为典型。唐朝的御史台不仅是监察机构,还扮演着纠察百官、维护官僚秩序的关键角色。御史台由23名官员组成,包括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各司其职,覆盖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范围。 监察御史虽官阶仅为八品,但在任命过程中却享有五品官员的待遇,这是为了确保其独立性,防止高级官员干预。御史的任命由君主直接颁布,避免了宰相的影响力,使得弹劾权力更为直接,有利于君主对监察系统的控制。同时,八品监察御史能够监督高官,包括宰相和尚书省六部官员,体现了以卑职制约高位的制度设计。这种设计背后的考虑在于,低级别的官员更可能保持公正无私,勇于指出高层的不当行为。 御史拥有自主弹劾的权力,可以在皇帝面前直接提出弹劾,无需事先告知长官。这种独立性体现在御史台内部,即使面对御史台长官,也可以不必行礼,显示了御史台内部的平等性和独立执法的精神。这种机制保证了每位御史在行使弹劾职能时不受干扰。 统计显示,唐代文献记载的153起弹劾事件中,有133名中央官僚和50名地方官僚被弹劾,其中包括15名宰相。这些案例反映了弹劾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表明无论职位高低,任何人都可能受到弹劾。其中,八品监察御史在弹劾宰相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韦思谦、马怀素、李商隐等人的事迹,展示了这一制度的威力。 然而,弹劾制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常常受到宰相等高层的干预。例如,唐中宗时期,宰相宗楚客因接受贿赂被监察御史崔琬弹劾,反映了君主、宰相和御史之间的权力博弈。弹劾制度的程序和实践在不断的博弈中得到调整和完善。 唐朝御史弹劾制度的“有为”体现在其严密的组织架构、独立的监察权力和广泛的监察范围,而“难为”则在于其在实践中需要应对高层政治力量的干预,保持公正无私的执行。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唐代官僚体系的清明和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粉丝: 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DSP的运动目标图像跟踪算法与实现-工学基础.docx
- 2023年剪叉式物流液压升降台的设计有全套cad图.doc
- 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ocx
- SIFT算法原理.doc
- 操作系统知识点.docx
- EXCEL应用技巧(快捷键).pdf
- SBR工艺的自动化控制.doc
- IT项目管理复习题与思考.doc
- DB23_T_2943_2021_龙榛果园营建技术规程.pdf
- Excel表格通用模板:家庭装潢装修装潢预算表.xls
- Excel表格通用模板:实用仓库进销存表格.xlsx
- VS2010-VB环境读取TXT文件任意行.doc
- 2023年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doc
- BootstrapBlazor-C#资源
- Q VBAU 0003 S-2018 维生素饮料.pdf
- 2023年计算机二级MsOffice选择题汇总.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