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 21 世纪以来,创客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其将教学关注点转
移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上来。创客教育具有的“实践、创新、协助、分享”等理念对教育
教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具有积极的作用[1。] 2010 年 5 月,
《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2015 年 3 月 5 日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创客”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
告中。2015 年《地平线报告》指出,将创客空间引入到传统教学环境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的选
择。由此可见,面对国家对科技人才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创客教育”成为培养综合创新性人才
的重要教育方式。
2017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社会建设的新机遇。2018 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版)》将计算思维的培养列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大批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成为有学者国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而编程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支撑是人工
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普及的重要方式之一。
创客教育对学生要求实践与创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这些
同样是初中编程教学的培养目标。编程教学是创客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创客教育一条重要途
径,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以创客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初中编程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研究实
践意义。
近两年顺德区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把八年级上下册的教学内容全设
置为 python 程序设计,强化了编程教学。而python 是最接近人工智能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计算
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八年级上学期主要学习python 程序的基本语法,在程序编写上以
代码和图形化相结合的编程方式。八年级下学期主要是结合micro:bit 学习 python 编程。然而,
在实际的 python 编程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主要表现如下:
(一)在八年级上学期 python 基本语法的学习中,虽然使用了图形化编程软件降低了学生记忆
代码和编译程序的难度,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初中信息技术每周只有一节课且
无额外练习时间,随着课程的推进,知识难度逐渐加大,大部分学生到了学期中期就已出现厌学的
情绪了。
(二)在八年级下学期 python 编程教学中借助了micro:bit 开发板来辅助教学,面对新的事物,
学生在开始的一两周学习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反而
下降了。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micro:bit 开发板数量不足,2 到 3 位学生使用一块,学生体
验不够充分;二是在整个的教学中使用到的器材只有一块micro:bit,能给学生呈现结果的也只有那
25 颗 LED 灯,除了编程基本不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慢慢降低了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