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是北师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读课文,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的曹刿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帮助鲁庄公以少胜多,战胜强大的齐国的故事。这篇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学习古代文学的窗口,也是接触和理解文言文的重要载体。
在教学目标上,本教案强调了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品读人物语言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培养。通过预习环节,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标注字音,理解文言字词,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以及疏通文意,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初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大意,找出关键信息,如“伐”字的含义,揭示齐国入侵鲁国的事实,并讲解战争背景,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基本认知。接着,再读课文,聚焦主要人物,通过朗读和分析人物语言,解决字音和节奏问题,进一步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在品读课文环节,学生评价人物形象,如曹刿的深谋远虑和鲁庄公的鄙陋,通过对“远谋”和“鄙”的探讨,深入剖析人物性格特点。
曹刿的形象通过其请见、问战、参战和论战四个阶段展现,体现了他的智勇和深思熟虑。他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开篇,揭示了统治者的局限性,而后通过询问战前准备,判断战机,以及战场上简洁有力的指挥,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鲁庄公则在对话中体现出对战争的肤浅理解和缺乏远见。
评价任务设计旨在检验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包括规范朗读、概括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和把握人物形象,同时强调了诵读和体会语言中的智慧,旨在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古人的智慧。
本教案以《曹刿论战》为载体,围绕文言文学习的目标,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分析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同时也渗透了历史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