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房在中国北方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1).pdf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被动房技术起源于欧洲,是一种注重通过建筑本身的设计优化来实现极低能耗的建筑理念。被动房主要通过优化建筑的绝热性能、气密性和通风系统,以及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照和热源,从而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在中国,被动房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以及夏热冬冷地区,这些地区的采暖和制冷需求特别强烈,因此,对于建筑节能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被动房的建设不仅仅依赖于尖端技术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基于优化的设计理念与细节处理。高效的节能技术以及严格的建筑质量控制,共同构成了被动房的核心要素。被动房技术在欧洲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技术成熟,相关标准和规范也相对完善。相比之下,中国的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重视,并从2008年开始实施“双百”工程,计划建设一系列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以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尽管中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已经取得了进步,但与欧洲标准相比,中国目前的建筑节能标准水平仍然较低。从1995年颁布的北方采暖地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到2010年的修订版,这15年间的提高速度并不快。而德国则是每3年对节能标准进行修订,能效提高约30%。这说明中国的标准提升进程相对缓慢,不利于低能耗建筑的快速发展。 在技术与材料方面,中国与欧洲之间存在差距。例如,被动房所需的高效窗户在中国目前还无法生产,需要依赖进口,导致增量成本较高。此外,遮阳技术的应用在中国也并不普遍。在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中,尽管采用了双层中空玻璃甚至三层中空或Low-e玻璃,但在玻璃和窗框的工艺与性能方面,中国与国外产品仍存在差距。 经济激励政策的不完善,也是中国低能耗建筑发展中的一个障碍。欧洲拥有比较完善的既有建筑改造激励机制,而中国的既有建筑改造往往还达不到欧洲的低能耗建筑或被动房标准。此外,在低能耗示范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和施工管理,导致工程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中国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单项技术应用的局限性,以及对整个建筑物一次能源消费的定义和限值的缺乏,这使得很难对低能耗建筑的实际能耗水平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有效评估。在建筑设计阶段,缺乏对建筑物整体能耗的有效评估标准,而建筑物交付使用后的运行中,又缺乏节能管理的意识和手段,因此难以保证建筑的运行节能。 在采暖和制冷措施方面,被动房技术采用水源热泵采暖和太阳能制冷,通过建筑外立面安装太阳能集热器来驱动吸附式空调,这样的措施有效地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被动房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能够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然而,要想在中国成功推广被动房技术,还需要在标准制定、技术研究与开发、质量控制、政策激励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和改进。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并推广被动房技术,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 粉丝: 3950
- 资源: 2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