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等学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当今信息时代,高等学校院系资料室作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资料室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信息需求。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人员配置问题:
高等学校院系资料室通常由兼职或专职人员管理,甚至聘用临时人员。人员构成常存在年龄偏大、专业知识不足、流动性大等问题。管理人员往往缺乏专业培训,这对高效的信息管理和科研服务造成了障碍。
2. 管理问题:
双重领导体制下,资料室业务接受图书馆指导,人员管理归属院系。图书馆的指导往往宏观而缺乏针对性,而院系对人员的管理侧重于表面考核,忽视了业务提升和个性化需求。这导致资料室无法跟上学科专业发展的步伐。
3. 经费问题:
资金短缺是资料室发展的一大难题。行政拨款和学院自筹资金的波动直接影响资料室的资源配置和更新,限制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4. 激励机制问题:
由于资料室规模小,管理人员少,往往不受重视,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妨碍了新知识和科研信息的传播。
5. 文献信息传递问题:
有限的场地、设施和管理人员限制了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和有效利用。落后的管理手段和设备无法满足现代读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为改善这一状况,可采取以下对策:
1.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培养具有专业背景和信息技术能力的资料管理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强化培训和继续教育:
实施持续的专业知识更新,通过多种渠道提供培训,使资料室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方法。
3. 改革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注重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加大经费投入:
尽可能增加行政拨款,鼓励学院自主创收,确保资料室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资源更新和设备升级。
5. 创新服务模式:
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提高文献检索速度,提供个性化服务,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和高级研究支持,以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
解决信息时代院系资料室的问题,需要从人员、管理、资金、激励机制和技术应用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升资料室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