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时,梁碧珍老师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分析了当前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出来的,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新的学习活动的影响。
梁老师指出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C语言语法繁多,且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传统思路不同,如函数调用和顺序执行思想,这些都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如果不能理解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就会感到迷茫和厌烦,导致丧失学习兴趣。
梁老师强调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应当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问题拓展等环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展示程序和解释语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梁老师还提出了教学中应考虑的几个方面。比如,需要关注学习障碍的学生、面对较大压力的毕业班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困难学生、留守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这些学生群体可能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需要更多的心理辅导和关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梁老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包括开设心理教育课程,通过情景演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及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提供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和心理讲座等服务。此外,还应注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合力。
在应对教育的内容上,梁老师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帮助中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从而更合理地评价和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健康自我概念,使他们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讲座、课程和咨询帮助学生获得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并改善他们的人际交往态度。
梁老师的教学建议和理论观点为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通过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结合心理辅导和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不仅学习知识技能,还包括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