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电磁兼容性(EMC)是当前汽车行业面临的重要技术挑战之一,特别是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电磁兼容性涉及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既能正常运行,又不会对其它设备产生过大的电磁干扰,同时也需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新能源汽车的EMC问题主要由其独特的动力系统,如电池、电机和控制系统等引发。
新能源汽车的EMI(电磁干扰)骚扰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器电路:车辆上的各种电子控制单元(ECU)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电磁辐射。
2. 直流高压母线的浪涌:高电压电池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瞬态电流波动可能导致电磁骚扰。
3. 大功率DC/DC转换器:高频开关操作时产生的噪声是重要的干扰源。
4. 驱动电机的PWM调制电路:电机控制器中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会产生共模电压,进而形成辐射。
骚扰源的定位是解决EMI问题的关键。GB/T18387--2017和GB14023-2011是中国针对电动车电磁场发射强度和传导发射的标准,它们提供了测量和评估EMI的基础。通过这些标准的测试,可以识别出车辆在不同频率下的辐射发射水平。
新能源汽车的辐射发射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共模辐射和差模辐射。共模辐射源于电动机、电机控制器、DC/DC转换器与车身之间的杂散电容形成的环路,共模电压通过这个环路产生辐射。差模辐射则是因为高压母线回路中存在差模电流。
整改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优化:改进电路设计,减少电磁辐射,例如采用屏蔽技术,合理布局线束,减少电磁耦合。
2. 噪声抑制:通过添加滤波器,如LC滤波器,来降低电源线和信号线上的噪声。
3. 接地优化:确保良好的接地系统,降低共模电压,减少辐射。
4. 屏蔽处理:对关键部件进行屏蔽,防止电磁辐射外泄。
5. 信号处理:优化PWM调制策略,减少开关频率,或者采用更先进的调制技术降低噪声。
通过这些整改方法,可以逐步改善新能源汽车的电磁兼容性能,确保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运行,同时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此外,对于研发人员来说,理解并掌握EMC标准,以及在设计阶段就考虑EMC问题,是提高新能源汽车整体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