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和建设变得日益重要。机房不仅是电子信息技术的载体,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机房技术的发展,对机房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需要一套系统且全面的机房设计规范来指导实际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以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是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钟景华主编的一部国家标准,该规范为我国机房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指导原则。该规范的出台,结束了我国之前没有统一机房设计标准的历史,为机房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钟景华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于1983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自动化系,是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同时也是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电气师。钟景华参与和领导了许多国家大型工业和民用建筑设计项目,并且在智能建筑和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他主编了多项国家标准,涉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与施工、环境检测、电气设备安装等多个方面,为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与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中,机房建设主要是拨乱反正、蓄势待发的阶段,机房一般是为大型、中型、小型机专门建设的。直到1987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文件,委托当时的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负责《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的编写工作。通过六年的时间,1993年我国第一部关于机房设计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机房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机房建设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IDC和EDC机房逐渐替代了过去的分散小型机房,机房建设和设计的标准也随之更新和升级。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2008版相较于1993年版的旧标准,主要增加了以下内容:根据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行各业对机房建设提出的不同要求,规范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划分为A、B、C三级,根据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以及重要数据丢失或网络中断在经济或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进行分类。新规范增加了术语和符号、机房分级标准、电磁屏蔽、网络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五个章节的内容,这些都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对机房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在了解了机房的建设阶段和新旧规范的区别后,我们还需要关注机房建设的核心要素,这包括机房的环境、网络带宽、主机数量和性能、存储空间、软件环境以及服务质量等。为了建设高可管理性、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的数据中心,设计者和使用者需要深刻理解并严格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来指导实践,确保数据中心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在实际的机房设计与施工中,应当综合考虑基础设施的稳定性、网络的可靠性、数据的安全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新一代的机房建设应朝着更加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方向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守规范,还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机房的建设技术。《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标准化建设,保障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