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是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则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神话故事。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新字新词,掌握默读理解内容的方法,同时深入体会嫦娥和后羿之间的情感。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默读来理解故事内容,难点则是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把握情感基调,发挥想象,丰富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以谈话的方式引入,唤起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特别是他们熟悉的《后羿射日》。接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尝试将课文划分为六个阶段,并用简短的话语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这样不仅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整体框架,还锻炼了他们的概括能力。
在深入理解环节,学生被鼓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和讨论,以此来探讨人物性格特点。例如,通过分析“逄蒙搜药”这部分,学生能认识到逄蒙的奸诈贪婪,而嫦娥的机智勇敢和舍己为人的品质也得以凸显。教师还会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拟,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此外,课堂活动还包括有感情的朗读,以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以及对嫦娥为正义牺牲精神的敬仰。教师会总结课文,扩展到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比如诗词中的思乡之情,以及中秋节的团圆象征。同时,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如搜集其他风俗习惯或阅读不同版本的“嫦娥奔月”故事,理解神话故事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还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阅读理解、情感分析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嫦娥和后羿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英勇和深情成为孩子们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同时,逄蒙的形象也警示人们警惕恶行,弘扬善良和正义。整个教学过程寓教于乐,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