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指定教程,以历年真题为基础,结合编者多年从事命题、阅卷及培训辅导
的实际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午考试科目、下午考试科目和样卷解析。第一、二部分为考眼分析,按官方指
定教程章节编排内容。其中,上午考试科目包括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
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数据通信基础、广域通信网、局域网和城域网、网络互联与互联网、网络安全、网络
操作系统与应用服务器配置、组网技术、网络管理、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计算机专业英语;下午考
试科目包括网络系统设计和管理、网络安全与应用、组网技术、网络互联设备的配置。第三部分样卷解析
中,考虑到下午科目较上午科目的难度系数大很多,本书提供了 8 套下午科目的模拟试卷,模拟试卷紧扣
最新考试大纲,试卷的命题形式、考点分布、难易程度均与真实考试相当。
本书具有考点分析透彻、例题典型、样卷丰富等特点,非常适合有关考生使用,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
或培训班的教辅。
封底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书法律顾问 北京市展达律师事务所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眼分析与样卷解析/软考新大纲研究组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
ISBN 978-7-111-29984-4
I.网… II.软… III.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IV.TP39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37204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责任编辑:夏非彼 迟振春
北京科普瑞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201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84mm×260mm • 39.25印张
标准书号:ISBN 978-7-111-29984-4
定价:69.00元
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客服热线:(010)88378991;82728184
购书热线:(010)68326294;88379649;68995259
投稿热线:(010)82728184;88379603
读者信箱:booksaga@126.com
前 言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软考”)是我国人事部和
信息产业部领导下的国家级“以考代评”考试。它自实施起至今已经历了十多年,其权威性和
严肃性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
为了适应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在2004年对软考进行了一系列
改革,在此基础上又于2009年对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进行重新调整,增加了一些较新的知识点,
剔除了部分应用较少的知识点,并统一规范了大纲中相同知识点的描述。为了引导考生顺利通
过考试,我们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最近4年连续8次的考题,按最新指定的教材《网
络工程师教程(第3版)》的篇章结构,特别编写了本书。
本书特色
围绕真题,考点浓缩精讲。全书分两大篇:上篇为“考眼分析”(由第一、二部分组
成),对考点、重点、难点内容细致解释与剖析,针对常考题型精选出历年真题进行
解析,突出考试用书的最高境界:针对性、实用性;下篇为“样卷解析”(第三部分),
提供 8 套模拟试卷,紧扣最新考试大纲,试卷的命题形式、考点分布、难易程度等均
与真题相当,全面模拟真实考试,预测考点,应试导向准确。
按节细化,两大特色板块。本书章节安排与指定教程同步,按节细化,每节对应两大
板块(考什么,怎么考)。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更能激发考生兴趣,方便考生高效复
习。“考什么”归纳出本节的核心知识点,具体体现在两点上:一是对大纲中的考点
进行透解,二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浓缩,使考生明白“考什么”,突出针对性;“怎
么考”增强学生解题能力,让考生彻底搞清楚“考什么”中的内容是“怎么考”的,
突出实用性。
把握方向,揭示命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近几年考题,统计出各章所占的分值和考点
的分布情况,引导考生把握命题规律。
契合考试,上下午科目拆分。根据考试时所考题型不同,本书将上午与下午考试科目
内容分开讲解。上午科目为填空题,填空题考查零碎知识点,因此将真题分布于第一
部分每个章节紧随知识点;下午科目为综合题,其具有完整性特点,因此这一部分以
真题为依据对知识点进行重组。这样,便于考生从细节和全局两个角度全面掌握知识。
读者对象
本书以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生为主要
读者对象,特别适合临考前冲刺复习使用,同时可以作为各类软考培训班的教辅,以及大、中
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眼分析与样卷解析
- IV -
本书作者
本书是多人智慧的结晶,参与编写、资料整理和命题分析工作的有陈海燕、王珊珊、
何光明、李为健、陈玉旺、陈智、李海、耿翠红、王璐璐、史国川、姚昌顺、赵传申、杨
明、许勇、吴婷。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与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如遇到疑
难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questionfeedback@yahoo.com。
软考新大纲研究组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