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经济基础》部分包含了广泛的经济学概念,主要涵盖了市场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等核心知识点。以下是对这些概念的详细解释:
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指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总量。它由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共同决定。影响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偏好、个人收入(正向)、商品价格(反向)、替代品价格(正向)、互补品价格(反向)、预期以及其它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描述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2. 市场供给:市场供给则是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为市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商品价格(正向)、生产成本(反向)、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价格以及其它因素。供给函数、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同样描绘了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3. 均衡价格:当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形成均衡价格。这是市场自发调整的结果,确保买卖双方达成交易。政府有时会设定最高限价或保护价格,但这可能导致市场短缺或过剩。
4. 弹性:价格弹性衡量的是价格变化对需求或供给的影响程度。需求价格弹性有三种类型:高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反应敏感)、低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反应不敏感)和单一弹性(需求量与价格变动比例相等)。交叉弹性衡量的是商品间相互替代的程度,若为正,表示为替代品;为负,表示为互补品;为零,表示两者无关。收入弹性则反映了收入变化对商品需求的影响,区分了高档品、必需品和低档品。
5. 生产函数和成本理论: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成本函数则涉及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短期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而长期成本中没有固定成本。
6. 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论通过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的偏好,认为效用可以度量且边际效用递减。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揭示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7. 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消费者均衡发生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的点,此时效用最大化。需求曲线则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得出,显示了在不同价格下的消费者最优购买量。
8. 生产者行为:生产者会在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之间找到平衡,这涉及到成本曲线和生产曲线的分析。
以上内容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经济基础部分的重点,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对于备考至关重要。考生应结合实例和练习加深理解,并注意不同概念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