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人口增长曲线: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代表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死亡率。通常,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则自然增长率上升,反之则下降。在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而死亡率相对稳定。
2. 人口增长阶段: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尚未出现,预计在2025年之后。b曲线(死亡率)的上升可能与人口老龄化有关,而非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但人口总量依然在增加。
3. 人口年龄结构:Y国表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这通常发生在发达国家,也被称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4. 人口增长模式差异: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根本差异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通常会经历快速的人口转变,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5. 人口老龄化加快: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主要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均寿命延长。这导致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对社会福利和医疗服务产生较大压力。
6. 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国是老龄化社会的开展中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解决老龄化问题并非仅仅通过放松计划生育,还需综合考虑提高退休年龄、发展养老产业等多种措施。
7. 环境承载力: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其他因素如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也会影响环境承载力,但资源是基础。
8. 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揭示了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最短缺的资源,因此,若四类要素中最低的是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4500。
9. 地租分布: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通常是a>b>c,表示越靠近市中心地租越高。
10. 地租分布异常:地租分布等值线向外凸出可能因交通便利,导致土地价值升高。
11. 商业区分布:商业区往往沿城市街道两侧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便于吸引消费者和交通便利。
12. 工业区迁移:城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可能是为了减轻城区污染和寻求更便宜的土地资源。
13. 高级住宅区形成:甲地出现高级住宅群可能是因为其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较好。
14. 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环境恶化主要与城市人口过多、工厂过分集中及城市规划不合理有关。
15. 田园城市功能区:田园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可能是休憩地,旨在提供城市居民休闲和绿色空间。
16. 中心商务区特点:“空心城”反映了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的特点,白天人口集中,晚上人口减少。
17. 城市等级与数目:在三级城市体系中,通常省会城市的数目最少,其次是地级市,数目最多的是县和县级市。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城市功能区、环境承载力等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