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文件系统及磁盘管理】
实验的目标是让学生熟悉Linux环境下的文件系统管理,包括创建、挂载、卸载以及自动挂载。实验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分区管理**:使用`fdisk`命令创建硬盘分区,如主分区`/dev/sdb1`和扩展分区`/dev/sdb2`,并在扩展分区中创建逻辑分区`/dev/sdb5`。
2. **文件系统格式化**:通过`mkfs`命令在新创建的分区上创建不同的文件系统,如vfat(适用于与Windows兼容)和ext3(一种常见的Linux文件系统)。
3. **文件系统检查**:使用`fsck`命令检查创建的文件系统的完整性,确保它们可以安全使用。
4. **挂载与卸载**:使用`mkdir`创建挂载点,如`/mnt/mountpoint1`和`/mnt/mountpoint2`,然后用`mount`命令将文件系统挂载到这些挂载点,最后用`umount`命令卸载分区。
5. **自动挂载**:编辑`/etc/fstab`文件,将分区信息添加进去,以实现系统启动时的自动挂载。这使得每次系统启动时,分区会自动挂载到指定的目录。
6. **设备挂载**:包括光盘和U盘的挂载与卸载,如将光盘挂载到`/media/cdrom`,U盘的处理类似。
实验思考题主要关注了Linux与Windows之间的文件系统兼容性,`/etc/fstab`文件的作用及其格式,以及`mount`命令与`/etc/fstab`的区别。
在Linux中,虽然可以创建与Windows兼容的分区(如FAT或NTFS),但不能直接创建Windows的分区类型。Linux可以通过`mkfs`命令创建vfat文件系统,这种格式可以在Windows和Linux之间共享数据。然而,Windows操作系统通常无法识别Linux的ext3文件系统,除非使用特定的软件支持。
系统挂载表的文件名为`/etc/fstab`,它的作用是记录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的文件系统信息,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文件格式通常包括文件系统类型、设备名、挂载点、挂载选项、文件系统检查顺序等字段。
`mount`命令挂载文件系统是临时的,而将配置写入`/etc/fstab`则会在每次系统启动时自动执行,是一种持久化的设置。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实验思考题的回答,以及实验的心得体会和建议。
【文件权限管理】
这部分实验的重点在于掌握Linux的文件权限控制,如`chmod`和`chgrp`命令,以及磁盘限额的设置。
1. **权限设置**:使用`chmod`命令可以改变文件和目录的权限,例如赋予其他用户写入权限,取消同组用户的读取权限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数字形式设置权限,如设置所有者有读写执行权限,其他用户和组用户仅有读和执行权限。
2. **组管理**:`chgrp`命令用于改变文件或目录的组所有权,有助于在同一组内的用户共享资源。
3. **磁盘限额**:在Linux中,可以通过`quota`工具对用户和组的磁盘使用进行限制。例如,为用户`user1`设置对`/dev/sdb1`分区的blocks(磁盘块)和inodes(文件数量)的软限和硬限,以控制其存储空间。
实验报告需涵盖权限设置的步骤,磁盘限额的配置,以及任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同时,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地分配权限和限额,以满足不同用户和部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