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是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三课,由西蒙诺夫创作,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表示深深敬意的故事。这篇课文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展现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之间的战斗友谊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情厚谊。
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即1944年的二战时期,以及战地通讯的特点。深入理解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分析她的行动描写,感受她对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体会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国际友谊,尤其是南斯拉夫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敬仰和哀悼。
教学内容中,学生需要掌握故事的记叙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因果经过。文章通过反复描写炮火、蜡烛、黑围巾和老妇人的动作,强化了环境的紧张气氛,同时也突显了老妇人的勇气和深情。蜡烛象征着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和两国人民的友谊,黑围巾则代表了哀悼的庄重情感。老妇人的多次“爬”和“跪”,体现了她的年迈与坚韧,她对红军烈士的敬爱和哀痛之情。
在探究环节,通过分析反复描写的场景和动作,可以理解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深度,这不仅仅是敬爱和哀痛,更是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课文以蜡烛为题,烛光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它不仅是烈士生命的象征,也是南斯拉夫人民哀思的寄托,更是两国人民共同抵抗法西斯暴行,建立深厚情谊的象征。
文章的主旨在于赞美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际友谊,强调和平的价值。通过老妇人的行为,我们看到了普通人面对战争时的伟大与勇气,也看到了战争背后的人性光辉。《蜡烛》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首赞歌,它呼唤世界远离战争,呼唤人类和平共处。
在达标测试和学后反思环节,学生需要通过基础的词汇注音练习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反思个人的学习体验,深化对课文主题的认识。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学生能够理解到,即使在战争的黑暗中,人性的光芒和国际友谊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