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地质地貌灾害:自然灾害的一种,主要指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与地质结构变化相关的灾害。在高考地理复习中,这部分内容涉及了对不同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如图示中的横断山和秦岭地区。
2.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地震是引发地质地貌灾害的重要因素,它可能导致山体崩塌或滑坡,进而产生泥石流。例如,2011年北京文综试题中提到的山区自然灾害链,地震是起点,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其他灾害。
3. 滑坡的判断与预防:滑坡发生的可能性与地形坡度、土壤结构、降雨量等因素有关。在图中,A山体的等高线更密集,表示坡度更陡,因此更容易发生滑坡。预防滑坡的措施包括确定潜在滑坡位置、加强监测和采取工程措施,如锚固山体。
4. 寒潮的影响与防御:寒潮发生次数的空间分布受纬度和地形影响,如山西长治市的寒潮总次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地区多于山地。菜农在寒潮前浇水是因为水的热容量大,可以减缓地温下降,保护农作物免受冻害。
5. 黄土崩塌、滑坡成因:黄土覆盖的丘陵地区,由于黄土孔隙度大,垂直节理发育,加上人工开挖山坡,会破坏地形稳定性。暴雨则可能诱发黄土崩塌和滑坡,尤其是在基岩与黄土接触面形成滑动面时。
6. 湖泊气候与历史农业:D湖沿岸地区虽然海拔较高,但其平坦地形和丰富的古代农耕遗迹表明,历史上可能存在适宜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降水量数据可以帮助分析湖泊沿岸地区的气温年变化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影响及预防措施,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如农业)的影响,是高考地理复习的重点内容。在准备高考时,考生应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地理问题的解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