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反映了他在被贬黄州期间的心境和生活片段。这篇文章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历史和语言知识。
从学习目标来看,文章强调了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如“念”(考虑)、“寝”(睡觉)、“步”(散步)、“寻”(寻找)、“但”(只)、“遂”(于是)、“相与”(共同)、“盖”(原来是)、“耳”(罢了)。这些词汇是学习古汉语的基础,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预习检测部分介绍了苏轼的生平和成就。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人、政治家、词人和诗人,也是美食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并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在诗词方面,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情感深沉。
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在宋神宗元丰六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担任闲职。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记承天寺夜游》,记录了与友人张怀民月下漫步的场景,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学习指导部分,文章的翻译是关键。例如,“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表达的是月光照进屋内,作者欣然起身;“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则表明他想到没有人可以一同游乐,于是去找张怀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传达了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美景,只是缺少欣赏的人,表达了作者的自我安慰和自嘲。
合作探究环节提出了几个深入思考的问题。东坡深夜起行,可能是出于对月色的喜爱,也可能是内心的孤独驱使他寻找慰藉。他选择张怀民,可能因为张怀民是他的知己,能理解他的处境和心情。他们的乐并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心灵的交流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在描写月色时,苏轼用“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来形容,以水比喻月光,创造出一种明亮而宁静的月夜景象,给人以清幽、空灵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不仅展示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也揭示了他身处逆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友情和自然的独特感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并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