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件学习详细强大自学的教程

preview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85 浏览量 更新于2011-06-12 收藏 546KB PPT 举报
单片机,全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种,其特点是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集成在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因此被称为单片机。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初级阶段 (1974~1976)**:早期的单片机仅包含基本的CPU、RAM和I/O接口,还需要额外的芯片来完成完整的计算机功能。 2. **技术成熟阶段 (1976~1980)**:以MCS-48系列为代表的单片机出现,集成了更多的资源,如ROM、定时/计数器和更多的I/O口线。 3. **发展和推广阶段 (1980~1983)**:MCS-51系列成为典型代表,CPU速度提升,内存容量增加,寻址范围扩大,并广泛使用EPROM。 4. **16位单片机阶段 (1983~现在)**:随着技术进步,单片机内部资源增加,实时处理能力增强,出现了如MCS-96系列这样的16位甚至32位单片机,增加了A/D转换、HSIO、PWM等功能。 AT89系列单片机由美国ATMEL公司生产,该系列与MCS-51系列兼容,方便了原有基于MCS-51系统的设计转换。AT89系列分为低档型、标准型和高档型三个系列。 **低档型**如AT89C1051U,具有8031CPU,内含1KB的Flash存储器,64B的内部RAM和128B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15根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6个中断源,支持串行通信,有空闲和掉电两种低功耗模式,可直接驱动LED。引脚排列清晰,便于使用。 **标准型**如AT89C51,拥有4KB的Flash存储器,256B的RAM,32根可编程I/O线,两个可编程16位定时器,以及支持中断系统和数据指针DPTR。 这些基础知识是单片机学习的起点,涵盖了单片机的基本构造、发展历程和典型型号的特性。深入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为后续的编程、硬件设计和系统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践和项目经验,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单片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身份认证 购VIP最低享 7 折!
30元优惠券
gico521
  • 粉丝: 0
  • 资源: 5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voice
center-task 前往需求广场,查看用户热搜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