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D SPI模式详解 #### 一、引言 在存储技术领域中,SD卡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存储介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D卡不仅支持传统的SD模式,还支持SPI模式,这一模式简化了硬件设计并降低了成本。本文旨在深入探讨SD卡的SPI模式及其相关知识点。 #### 二、SPI模式简介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模式是SD卡协议的一个子集,用于通过SPI总线实现与SD卡的通信。这一模式相比于标准的SD模式,具有较低的成本和更简单的电路设计要求,但也伴随着性能上的牺牲。SPI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现成的SPI控制器,减少了对外设的需求,使得设计更加灵活。 #### 三、SPI总线特点 1. **字节定向:** SPI总线采用字节定向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即每次传输的数据单位为8位字节。 2. **指令与数据传输:** 在SPI模式下,主机与SD卡之间的通信遵循固定的格式,包括指令、响应和数据等部分。指令和数据块由8位的字节和CS标志构成。 3. **响应特性:** - 被选中的卡始终对指令作出反应。 - 每个指令后都会有一个附加的8位响应。 - 当SD卡遇到数据检索问题时,会发送错误响应而非执行空操作。 #### 四、模式选择 SD卡在上电后默认进入SD模式。若在接收复位指令(CMD0)期间CS标志为低,则SD卡会自动切换至SPI模式。一旦进入SPI模式,除非重新上电,否则无法返回到SD模式。这意味着SPI模式的选择是一次性的,并且在上电时确定。 #### 五、总线传送保护 SPI模式下的数据传输受到CRC(循环冗余校验)的保护。为了简化硬件设计,SPI模式提供了非保护模式,该模式下主机和SD卡忽略CRC校验过程,从而简化了硬件和固件的设计复杂度。然而,即使在非保护模式下,指令的CRC响应仍然是必需的。 #### 六、数据读取 SPI模式支持单块读取和多块读取操作(CMD17或CMD18)。当发出合法读取命令时,SD卡会在预设的数据块长度后返回响应标志。每个数据块后都会跟随一个16位的CRC标记,以确保数据完整性。此外,SPI模式还支持部分块读取,即读取的数据块长度可以在1和最大块长度之间自由调整。 #### 七、数据写入 在SPI模式下,SD卡同样支持整块和多个块的写入操作(CMD24或CMD25)。主机发送合法写入命令后,SD卡会响应一个响应标志并等待来自主机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都有一个“开始块”标志,用于指示数据块的开始。写入操作完成后,SD卡会发送一个确认标志,表示数据已经被成功接收并写入。 #### 八、结论 SPI模式为SD卡提供了一种更为简单且低成本的通信方式,适用于那些对外设数量有限制的应用场景。尽管其在性能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于设计师来说,了解SPI模式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实现细节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一模式的优势,同时避免可能存在的问题。
- 粉丝: 1
- 资源: 4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