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发酵条件与微生物生长:在生物试题中提到的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的发酵适宜温度分别为30~35℃、30~35℃、15~18℃,这表明不同的微生物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
2. 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的顺序: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先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而醋酸发酵则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果醋发酵应在果酒发酵之后进行。
3. 腐乳制作注意事项:选择含水量适宜(约70%)的豆腐,盐的使用量以及消毒措施(如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消毒)都是关键步骤,而装瓶时不应装满以防止发酵过程中气体膨胀导致破裂。
4. 不同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类型: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分别由酵母菌、醋酸菌、毛霉和乳酸菌等真核或原核生物发酵制成,它们都是异养生物,但呼吸类型和是否为真核生物有所不同。
5. 微生物接种与培养技术:平板划线法中,培养皿倒置可防止污染,接种环需灼烧灭菌,但无法通过菌落数估算活菌数,因为一个菌落可能由单个或多个细胞形成。
6. 细菌计数误差分析:计数偏低可能由于细菌死亡、培养基问题或菌落形成方式,而不包括未统计的已死亡细菌。
7.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筛选:纤维素酶能分解纤维素为葡萄糖,选择培养增加纤维素分解菌浓度,鉴定需用刚果红染色,而非伊红美蓝。
8.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果胶酶能提高出汁率,但只能分解果胶,不涉及纤维素;酶活性受pH、温度影响;探究最适用量需在最适pH和温度基础上进行。
9. 控制实验变量:在比较洗衣粉洗涤效果时,被洗涤的布料、污渍状态、洗衣粉量和水量、水温等均为可控变量,加入酶的量则为自变量。
10. 固定化酶的意义:主要目的不是提高酶活性,而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延长酶的使用寿命。
11. 蛋白质分离与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其分子量;血红蛋白提取时,需洗涤去除杂质;凝胶色谱柱气泡影响蛋白洗脱顺序,需避免。
12. 提取玫瑰精油:鲜玫瑰花与水的比例为1:4,无水Na2SO4用于分离油水,花瓣在盛花期含油量最高,蒸馏条件影响精油品质。
13. 胡萝卜素提取:萃取效率与萃取剂性质、原料颗粒大小、含水量、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有关,但不包括原料的干燥方法,因为原料通常需干燥处理后再进行萃取。
14.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个体。
以上是生物学中涉及的发酵技术、微生物培养、酶的应用、蛋白质分离、植物精油提取和色素提取等多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这些内容涵盖了微生物学、酶工程、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等多个领域,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