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探讨了“大”的概念,源自于对吉林省长春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语文试题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的解析。文章首先引用缪篆先生的观点,解释“大”字在老庄哲学中的含义,强调其包含着人的生命状态——负阴抱阳。这一“大”字的解释,对于理解和解读“大丈夫”和“大人”的概念至关重要。
文章指出,近数十年来,美术史界对石涛的“一画”论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但缪篆的解释更为深刻,揭示了“一画”中负阴抱阳的双重含义。接着,文章讨论了“大丈夫”和“大人”的概念,不仅涉及孟子所说的英勇坚毅之人,也包括老子眼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真人”。
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大”字在美学中的应用,批评了艺术界对“大作”一词的滥用,指出艺术品的价值不在于体积或篇幅,而在于能否传达真善美。以莫奈的《日出印象》为例,作品虽小,但意义深远,展示了艺术家对大美的追求。同样,鲁迅的《阿Q正传》以其短小的篇幅,深刻揭示了社会现象,体现了大美的精髓。
文章引用老子的“大道”概念,指出“大”是本名,而“道”是对其的诠释,强调了敬畏自然和宇宙的重要性。文章最后提醒评论家在使用“大作”这个词时要慎重,避免过于随意。
文章主要探讨了“大”字在哲学、美学和艺术批评中的多重含义,强调了真善美与“大”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大作”评价的理性态度。通过对“大”字的深入解析,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价值和美学标准,并提倡评论的严谨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