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的发展”
集成电路(IC)是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也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标志。从集成电路的起源到现在,已经历了五代的发展过程。下面是集成电路发展的知识点:
1. 集成电路的定义: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晶片上,构成一个具有预定功能的电路。
2. 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
* 1952年,英国科学家达默提出了集成电路的设想。
* 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工程师基尔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
* 1959年,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集成电路生产线。
* 1962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正式商品。
* 1967年,集成电路发展到了大规模集成阶段。
* 1976年,发展到一个芯片上可集成1万多个晶体管。
* 进入80年代以来,一块硅片上有几万个晶体管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很普遍了。
* 现在,已经出现属于第五代的产品,在不到50平方毫米的硅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激增到200万只以上。
3. 集成电路的分类:
* 小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包含100个元件或10个逻辑门以下。
* 中规模集成电路:元件数在100个以上、1000个以下,或者逻辑门在10个以上、100个以下。
*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门数有100─100000个元件。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门数超过5000个,或者元件数高于10万个。
4. 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 平面工艺:仙童电子公司所发明的一整套制作微型晶体管的新工艺。
* 纳米技术:大量运用纳米技术,碳纳米管可在晶体管中取代硅来控制电子流,并且碳纳米管也可取代铜作为互连材料。
5. 集成电路的应用:
* 集成电路已经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 集成电路工艺的大的革新也必将带动社会科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集成电路的发展标志着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也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标志。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和应用都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推动着社会科学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