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是指由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塑料制品在使用后被弃置而形成的固体废物污染。这种污染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和消费国之一,面临的挑战尤为巨大。白色污染的来源广泛,包括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快餐盒、塑料饮料瓶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其中,一次性餐盒的问题尤为突出,部分劣质餐盒含有工业碳酸钙、石蜡等有毒物质,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尤其是对儿童的神经系统。
【现状】我国每年废弃的塑料量超过1200万吨,但回收率极低,只占消费量的十分之一。塑料垃圾的处理成为一个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量惊人,每天高达30多亿个,其中大部分在农贸市场流通,且多数为不合格产品。农田中大量使用的农用塑料薄膜也是白色污染的重要来源,残留的塑料薄膜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土地荒芜。
【危害】白色污染主要分为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体现在废弃塑料制品散落在环境中破坏景观美感。潜在危害则更为深远,一次性塑料餐具在高温下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可能导致肝肾损伤和内分泌紊乱。此外,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长期积累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土壤生物和地下水产生污染,影响生态平衡,甚至导致某些地区的土地无法耕种。
【防治措施】治理白色污染需要综合性的策略,涉及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个层面。政府应加强立法,限制或禁止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广可降解材料的使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鼓励回收利用。此外,发展和推广塑料废弃物处理技术,如垃圾分类、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以及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同时,农业领域应推动生物降解农膜的应用,减轻农田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问题关系到环境的可持续性和人类的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和公众参与,构建起有效的防治体系,以减轻和最终消除白色污染对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