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我在化纤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加弹车间进行了为期不短的见习。这是一段极富挑战与收获的经历,让我对化纤生产的核心流程有了实际的了解和体验。在此,我将我的见习经历总结如下,以供后来者参考。
加弹车间是将预取向丝(POY)转化为拉伸变形丝(DTY)的关键环节。为了完成这一重要的转变,车间内配备了13台机器,其中包括12台德国产机器与1台国产机器,这一中西技术的结合为车间的生产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机器按型号可分为V型机和M型机,各自承担不同的工艺需求。无论哪种机型,它们的操作特性和适用范围都各有侧重,这要求见习人员必须了解其特性,以适应不同的生产情况。
实习期间,对于纤维的纤度计算是我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我了解到1分特与0.9旦和dtex与10d/9的换算关系,这些基本计算对于后续的质量检测与控制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丝的根数(F数)也是我在见习期间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因为丝的根数在确定产品质量与规格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我逐渐掌握了这些基础,为我的见习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加弹车间的工作流程异常复杂而严谨,从原料POY的接收处理,到最终产品DTY的产出,整个过程有10个步骤之多。每一步都需要极为精确的操作,任何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产品出现问题。在工作中,我跟随经验丰富的操作工们实地学习,从他们的工作中观察、实践,亲自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都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巧。
丝的规格与批号管理是加弹车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间生产不同规格的丝,每种丝都有其独特的编号和特点。比如,常见的150d/144f的丝,不同的筒管颜色可以帮助快速区分不同的规格。红灯的闪烁是更换丝线的信号,这需要及时更换并按编号归类,贴上相应的标签以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
在包装阶段,丝的质量和重量会受到严格检查。筒管和整包的重量有明确的规格要求,任何不符合标准的产品都会被划分为C级。外检人员在这一环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对丝的质量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产品中不含有毛丝、绕外、僵丝等缺陷。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细致的观察力,还要求有高度的责任心。
这次见习经历让我清晰地感受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刚开始工作时,面对众多的机械和工艺流程,我感到了迷茫和压力,但在导师和同事的帮助与鼓励下,我逐渐适应了工作节奏。我开始主动参与到换批号、学习新概念如CV值等操作中。尽管车间的高温环境对于我来说是一大挑战,但团队的温暖与支持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
在加弹车间的见习,是我专业成长的重要阶段,我从中不仅学习到了实际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团队协作,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在加弹车间深入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争取在这一充满挑战的领域达到最佳的实践水平。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我期待着能够在化纤产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