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学文学教育述评》是一篇深入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文学教育发展历程的文章。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学语文教育经历了多次变革,文学教育的地位与方式也随之变迁。
在50年代,中学阶段实行文学与汉语课程的分离,初中设有汉语课与文学课,高中则仅保留文学课。这一时期,文学教育尽管处于初创阶段,但已有系统性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旨在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教学大纲不仅对教材进行了详尽的规划,还强调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帮助青年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工具。
然而,50年代的文学教育主要关注"教育观",将文学课作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手段。初中阶段的文学教育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政治方向、世界观、道德品质以及提高他们的认知与想象能力,同时培育正确的审美观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这种教育模式更侧重于通过"教养"实现"教育"的目的。
进入80年代,中断的文学教育得以恢复,尤其强调"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将其提升至与现代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文言文阅读能力同等重要的地位。2000年的"试验修订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进一步强化了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培养,反映了对文学教育的日益重视。
尽管如此,文章指出,近五十年的文学教育发展并不尽如人意。50年代的文学教育过于依赖苏联模式,80年代的文学鉴赏教学缺乏科学的研究基础,而今天的文学鉴赏教学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相比,如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等,中学文学教育理论和文学鉴赏教学理论的发展显得较为平稳,没有显著的进步。
面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加速,作者提出了对中学文学教育未来的期待,希望这片领域能摆脱沉寂,迎来新的春天。文章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揭示了中学文学教育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对未来的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期待。这是一篇深入剖析我国中学文学教育历史与现状的重要文献,对于理解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