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能力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它涉及到信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多个层面。本资料对这些主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信息被定义为经过处理、有意义的数据,具有传递性、时效性、价值性等特性。信息化则是指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收集、处理、传播信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信息化包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提高效率、创新服务、促进全球化等。
信息技术(IT)是信息化的核心,涵盖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研究不仅涉及技术本身,还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其特征包括技术性和信息性,其中,信息技术的分类广泛,如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如工业生产、教育、医疗等,并引发了五次革命性的变革,分别是计算机的诞生、互联网的兴起、移动通信的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崛起。
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以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为基础,旨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电子政务、先进网络文化建设、社会信息化等。战略目标包括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保障信息安全、提升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培养信息化人才。战略行动计划包括政策研究、体制改革、融资支持、技术标准制定、法制建设、人才培养等,以确保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信息应用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初级阶段到网络化的转变,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如信息过载、网络安全、虚假信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三网融合和宽带化的趋势。互联网从起源到现在的广泛应用,经历了TCP/IP协议的诞生、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当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移动互联网以其便捷性成为主流,我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迅速,呈现出技术多样化、商业模式多元化和参与主体多样性的特点。
未来,信息技术将继续向微电子与光电子的高效能、通信技术的网络化、数字化和宽带化方向发展,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进一步推动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
信息化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国家策略等多个层面,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利用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